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垂柳

雲林溪上游源自古坑鄉東河村境,流經斗六市區11個里,主流長度約7.1公里,透過調查了解流域周遭蘊含的豐沛動植物族群生態,期盼共同維護打造與大自然共榮的雲林溪。


落葉喬木,樹高約 5~15 公尺,幹粗大,樹皮深灰色,小枝細長,柔軟而下垂,莖及皮部位有毒。相傳清朝左宗棠駐軍西北時,部隊行軍途中因無樹蔭而飽受日曬之苦,乃令部署沿途遍植柳樹,故有「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之詩詞。垂柳易以阡插繁殖,選成熟而未老化之枝條,在葉落後新芽未萌生前(即冬末春初)阡插容易成活,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形容柳樹容易種植。

台灣的垂柳不止少見開花,更難見到結果,近年來栽植垂柳,為了解決飛絮污染的問題,苗木商在培植苗木時就加以篩選,只培植雄株垂柳,因此苗木造林後只開花不結果,或是開花時稍不注意,就錯過了花期,也從根本上解決了飛絮污染的問題。因此「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隨風起」的千古傳頌的佳景已成絕響。

基本資訊

  • 別名
    Salix babylonica Linn.
  • 撰寫者
    趙克堅、黃莉婷
  • 創作者
    趙克堅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9/11/14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