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90年代鄭春山拍攝金瓜石媽祖遶境

本圖拍攝於民國90年代(2000年代),畫面中為金瓜石媽祖遶境活動。金瓜石的媽祖節活動是先由居民擲筊,以最高筊產生值爐爐主、副爐主、頭家等人,再由其負責籌備活動,並由勸濟堂配合。爐主過去是由在地信眾自願參與擲筊,後來由各里里長輪值,但後來發生當選里長因宗教信仰不同而不願擔任的狀況,於是改以里為單位輪值擲筊產生爐主、副爐主各一人、頭家數人。由爐主召集副爐主與頭家,討論募捐經費、選擇陣頭、神明遶境路線及工作分配等事項。

金瓜石聚落本屬山區,神轎遶境的路線除了平地,也有高低起伏的聚落街道,畫面中在山徑上移動的陣頭及神轎,是金瓜石媽祖遶境有別於各地的獨特風景。民國50年代(1960年代)媽祖節活動時,抬神轎等任務都是信眾自願擔任,但在地信眾有世代接替的斷層,抬神轎的工作對普遍高齡化的信眾而言漸感吃力。從日本時代留下的第一代神轎是由烏心石木所製,因實木神轎十分沉重,曾在民國70年(1981)改為白鐵不鏽鋼材質,其後再改為如畫面中所見、質地更為輕巧的藤製神轎;因在地人力缺乏,近年的抬轎工作也雇請外勞幫忙,目前的神轎下方可見安裝有輪子,方便抬轎人在平路上可推行神轎前進。

早年媽祖節活動參與者以在地信眾為主,人們也會熱烈邀請親朋好友參加,並且用平日節省下來的錢宴請親友,停鑛後本地人口外移、新一代對信仰的依賴程度也降低,連帶影響了媽祖節的民俗活動漸漸簡化、甚至式微,近年來,有賴各界對文化議題的重視以及網路宣傳的快速,獨特的金瓜石媽祖遶境逐漸吸引越來越多有興趣的外地人參與。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鄭春山
  • 創作者
    鄭春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00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