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拍攝於民國70年代(1980年代)由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金公司」)在哩咾地區設置的禮樂煉銅廠內,畫面中的環形設備是用來鑄製陽極板的電動轉盤,採自動作業,精密控制鑄製陽極板的重量與規格,以盡量降低電解殘留陽極板需回爐的作業成本。
銅精煉後,含銅量在99%至99.6%之間的粗銅由於純度不足,不能作工業使用,因此需要鑄成陽極板,經過電解,去除精煉銅難以去除的雜質。用純銅薄片作為陰極,再把陰、陽極片放在電解槽中,用硫酸銅溶液作為電解液,在直流電的作用下,陽極的銅溶解下來進入溶液,而溶液中的銅在陰極上析出,所得電解銅純度合乎標準者便作為電解銅產品,其餘則送回吹煉爐重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