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為金瓜石坑道內的架欀,拍攝於民國60年代(1970年代)金瓜石鑛區運作時期,為防止鑛坑內岩石以及破碎帶之平巷(坑道)發生落石塌陷,必須以坑木架欀,圖中可見俗稱「牛條仔」的實木支架,上方固定著多條坑內電纜線,支架材質通常都採用質地堅硬、耐腐,並且在台灣中低海拔廣泛種植的相思木。
架欀作業依新鑿平巷或維修作業程序不同,負責架欀的技術人員必須對架欀地區有地質環境的知識,瞭解各向的壓力狀況,以及施作坑木口之鋸接形式與規格。架欀的作業包含架棚架、釘橫擔、鑲頂、鑲邊、填塞作業……等不同程序,架欀工作人員必須注意工作安全,動作敏捷、膽大心細,並且遵守各項施作規定,譬如選擇坑木棚腳所用之坑木,其大頭向上,架欀尾徑應為15-18公分,棚柱尾徑應為15-21公分,棚腳之傾斜度亦有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