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海坑道,功敗垂成

自從「藍眼淚」享譽國內外之後,北海坑道也跟著發光,藍眼淚與北海坑道畫上等號,相互依存。 在國軍所有軍事設施中,北海坑道工程不但浩大且艱巨,施工期間發生不少官兵傷亡事件,當時列為機密,所以沒有引起社會關注。這項工程最大功能用於存放小艇,那時候軍方對於小艇運用十分廣泛,例如各島之間戰力互補,特別是人員和裝備調配與運輸。 民國55年間,中國大陸曾經發生大動盪,搞亂了政治、經濟秩序。就在敏感時間,軍方高層決定開鑿小艇坑道,讓人聯想北海坑道與蔣中正念念不忘的反共大陸,是否有關? 北海坑道除了南竿之外,北竿、東引也有開鑿,東西莒曾經規畫,後來種種因素,沒有實際行動。南竿北海坑道因為藍眼淚而出名,其他坑道全部棄置,東引坑道已由民間養殖龍蝦,據說效果不錯。 當年開鑿北海坑道政策成敗,留作後人評斷,現今能夠充分運用坑道,創造經濟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地點-名稱
    馬祖南竿、北竿、東引
  • 時間起
    196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