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菜市場興衰,商業重要指標

50年代,南竿福澳商業景氣,菜市場一片人潮。70年代,介壽商場掘起,菜市場興盛繁榮 國軍進駐後菜市場最為看好,因為部隊的副食品,多數來自菜市場,於是各鄉紛紛興建菜市場,且以南竿鄉最多,福澳、仁愛、清水、馬祖、介壽菜市場生意興隆,並且帶動當地商業活動。 但是隨著國軍人數減少,地方交通方便,當時以阿兵哥為主要對象的菜市場,必須有所調整。首先是福澳菜市場生意清淡而關閉,緊接著仁愛、清水、馬祖相繼停擺,只有介壽菜市場獨當一面,越來越旺。介壽菜市場能夠一直存在,主要因素在於當地商業繁榮。 馬祖四鄉五島中,以南竿介壽人口最多,近年來發展尤其快速,台灣知名品牌進駐,高樓林立,集政治、文化、商業、運動、休閒於一處,凡是前來馬祖的外賓或觀光客,如果沒有前往介壽,便會覺得遺憾。介壽商業景氣也帶動菜市場繁榮,兩者相輔相成。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地點-名稱
    馬祖南竿
  • 時間起
    194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