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靈源寺雅集

靈源寺雅集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歷史背景】松社過去的活動大約有社內聯吟、數社聯吟、數縣市聯吟、全國聯吟等多種,活動內容包含課題徵詩、現場擊缽作詩、吟詠詩詞等,有時也與寺廟活動、書法活動、國畫活動、民間社團活動相結合。其他如加開社員有吉慶的吟宴,如娶妻、子婚、女嫁、生子、彌月、椿萱壽誕、高中,或者籬筵、弔慰等等,題目如故,熱情依舊。

【題解】靈源寺又稱濟公廟,在虎林街附近。建於民國四十一年。五十一年光復節,淡北、高山、松社三社於此聯吟。詩作見五十二年一月《詩文之友》十七卷四期及《松山地區之古老詩社——松社》頁三五八。

【作者】莫月娥(1934—2017),生於台北,師事捲籟軒書房黃文生(笑園),為天籟吟社創社社長林述三先生之再傳弟子。曾任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副理事長、中華學術研究院詩學研究所研究委。數十年來以推廣傳統詩為職志,擔任各機關、社團、媒體之詩學講座與吟詩示範。

【注釋】蓮社:佛教凈土宗最初的結社。晉代廬山東林寺高僧慧遠,與僧俗十八賢結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蓮,故稱。騷壇:詩壇。攤箋:鋪展詩箋。借喻為「作詩。」

【譯文】松山地方的地景風貌又是一新,詩友們聚集在一起,歡笑交談,顯得特別親切。今天淡北、高山、松社,三社像蓮社一樣在此聯吟,大家捉筆題詩競相鬥捷。會場裡個個急著鋪紙動筆,佛寺中快樂的琢句吟詩。最高興的是同好間聚在一起,回溯著文章翰墨交流的因緣。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撰寫者
林正三、蔡素貞
創作者
莫月娥
時間資訊
入庫日期
2019/11/13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