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光福德宮

中壢的台地地形,加上氣候特性,造成雨量分配不穩定,農業時代的先民便相當依賴中壢最重要的灌溉水源──「老街溪」與「新街溪」。沿著兩條溪的河岸步道走,可以發現為數不少的伯公廟,緊臨溪水而建,並且順著水流蜿蜒調整座向,而不是依風水習俗,宛如伯公監視著水流,保佑豐收。 

老街溪畔的「新光福德宮」是歷史悠久伯公,也是當地居民信仰重心。依據廟內石碑所載,日據時期居民以三石為正神香座,神威殲驗顯赫,日治時期遭到拆除,幸信眾黄阿塘先生遷至家中加以供奉,光復後民國40年由信士劉土煌與張阿林二人發起募捐,擇地於三座厝下舊社(即今廟前方100公尺處)重建。26年後,因地狹人稠而發起遷移之舉,並於民國64年冬完成並舉辦盛大落成典禮。88年再度全面整修改建成為今日樣貌。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余金龍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