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像寫真研究會參考印畫(第181回)

人像寫真研究會參考印畫(第181回),人像寫真研究會,參考印畫。右下角的數字可能意指「昭和15年(1940)」7 月號,拍攝身穿西式洋裝的女子戶外半身站立照,另一頁有拍攝現場照。一頁為照片,另一頁為拍攝教學、資訊。張朝目個人收藏。 左右對頁的內容應互相參照。左頁為照片成品,右頁記載該攝影技巧的各項數據資訊,包括:鏡頭、光圈、快門、底片、底片顯影液、相紙、相紙顯影液,以及模特兒。(本期是)戶外肖像的延續。場景是某個工廠的屋頂。當日光幾乎在頭頂正上方燦爛地照耀著,面部的陰影會形成過於強烈清晰的黑影。為此,為了不破壞面部的細節和輪廓,使用反光板來適度提高採光。然而上述的反光效果若太強,則恐怕會變成單一標準化的明星宣傳照。(按:ブロマイド,Bromide,溴化物;在日本語境中,這種以溴化銀作為感光劑的相紙,後來延伸代稱「印在這種相紙上的明星肖像照」。)面部稍微朝向正面,身體也朝向正面,就沒有什麼可以創造平衡的有趣特點。因此,在不會不自然的程度下,利用樹枝製造一些陰影。在此作品中,若樹枝再多點延伸應該會更有趣。頭髮上繫的絲帶在原底片上只有約三分之二的長度,但由於白色的部分很難均勻,修飾時便在頂部加長約三分之一的長度。這是一張沒有特別指向奇特效果,卻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模特兒是舞蹈家小澤恂子(生卒年不詳)。 小澤恂子,師承日本現代舞的開拓者高田世子(1895-1977),主持「小澤恂子舞蹈研究所」;在《日本洋舞史年表》(1900-1985)中,可看到1931年小澤恂子在高田世子舞蹈發表會中的演出紀錄,直至1980年代小澤恂子舞蹈研究所持續有現代舞、韓國舞蹈的舞碼發表;1984年,小澤恂子還擔任全國舞蹈現代舞青少年組的評審委員之一。臺灣民俗舞蹈家、「藝霞歌舞團」前身「芸霞歌舞團」的創辦人林香芸(1926-2015),赴日期間就曾受教於小澤恂子的舞蹈訓練。 徐佑驊-「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人像寫真研究會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