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鄧南光與台灣神社

鄧南光與一男子在台灣神社前合影。台灣神社建造於1901,1945年拆除,原址現為圓山大飯店。 鄧南光(左)與友人站在一部1930年代美國雪佛蘭同盟者(Chevrolet Confederate)自動車(汽車)前合影,地點就位於劍潭山當時的台灣神社前;據可考紀錄,台灣開始有汽車出現是在1912年,由台北日之丸飯店店長自日本進口一部「タクリー号」(塔庫魯一號)用來接送旅客,比同年進口汽車的總督府還要早。 鄧南光兒子鄧世光曾表示,1035至1944年是他父親創作能量最豐沛的時期,走遍台灣共拍了近6000張底片,各地方的迎神賽會、庶民生活、農村生活、客家風情都是他關注的題材;這張照片背景的台灣神社,位於現今台北圓山大飯店現址,由日治時期第4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主導下開始興建,1901年2月動工,同年9月26日完工,是僅次於第一座台南的開山神社(今延平郡王祠)、第二座瑞芳的黃金神社之後的台灣第三座神社,主祀死於台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943至1944年遷座並擴建, 1944年更名為神宮,是日治時期在台灣所建的神社中地位最重要的一座,被稱為「臺灣總鎮守」。 國共內戰後國民政府遷台,因神社被視為日本文化象徵遭拆除,改建為台灣大飯店,1952年由宋美齡為首的政要所組成的「台灣省敦睦聯誼會」接手經營,改稱圓山大飯店,並於1973年改建成14層飯店大樓迄今。 黃子明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鄧南光
  • 日期
    年代: 193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