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2) 1940 潮州 山地族〉

拍攝著民族傳統服飾的女子和男子。 一群日治時期潮州郡的山地族(原住民)帶著竹製用品準備參加活動,從照片中男子穿著短裙來看,應屬排灣族或魯凱族;潮州郡平原西南邊原屬平埔原住民鳳山八社茄藤社傳統領域,其餘為馬卡道族力力社勢力範圍,靠山地區則為排灣族與魯凱族領域;清代開始有漢人閩客族群入墾,位處屏東平原中心的潮州成為原住民與閩客族群交會聚集之地。 1910年,縱貫線鐵路修築至此,1920年潮州成為潮州郡治所在,吸引不少日本人聚居,逐漸發展成政治、經濟、交通、軍事新城市雛形,據1935出版的《潮州郡概況》描述,除了鐵路,還有6線公車通往屏東各地,包括許多番社(原住民部落),民生相關製造工廠、煉瓦等生產組織俱全,還有醫院、律師、會計師等,因此成為屏東境內人口數最多、行政區域範圍最廣的一區。 世居潮州一帶的馬卡道族人原本以狩獵採集及游耕為主,但隨著荷治、清領到日治時期,馬卡道族營生已完全與漢人無異,幾乎都從事定居農耕之生產型態;排灣族、魯凱族受日本理蕃政策影響,部分社會制度與習俗遭強制改變,生產型態則以種植雜糧,狩獵、養蠶等副業維生。 黃子明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鄧南光
  • 日期
    年代: 194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