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娘

新娘拿著捧花下禮車。 鄧南光的妻子潘慶妹之弟潘欽鳳1955年在北埔娶親,潘欽鳳穿著西式禮服自一部轎車下車,媒婆正帶著花童趨前迎領手持捧花的新娘,周圍擠滿看新娘的人群;這個娶親儀式雖然新人都穿西式禮服,也乘坐當時少見的轎車,但顯然仍保有台灣漢人傳統迎親習俗,婚嫁儀式繁簡與排場大小,也反映當事人的經濟或社會階級情況。 通常新娘禮車抵達男方家時,新郎與媒人婆會先下車到新娘車門邊,而媒人需備妥八卦米篩及緣粉(鉛粉,取緣分諧音),先由小花童捧著紅漆喜盤,上面擺放兩粒象徵圓滿吉祥的柑桔,迎接新娘下禮車,完成所謂拜轎儀式,然後再請男方好命福婆或媒人婆持米篩遮蓋新娘,接著完成過火破煞、入門、祭拜仙佛祖先及拜見父母的拜堂、入洞房等儀式。 台灣婚嫁儀式在日治以前或日治初期,大抵以傳統漢人習俗為主,到了1920年代以後,因為實施西式教育及受西方思潮影響加上工商業發展讓經濟情況改善,許多知識份子推動新文化運動,希望對一些傳統陋習進行改革,加上日本官方基於統治需要與面對戰爭節約物資考量,推行多項政策及運動,以期落實簡化婚禮,同時達成讓台灣人對日本文化的認同,因此採取西式婚禮的新人愈來愈多,甚至成為一種時尚。 黃子明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鄧南光
  • 日期
    年代: 195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