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投溫泉旅館〉

在北投溫泉旅館內,拍攝酒女與酒客坐於餐桌前,面向鏡頭,女子倚靠在男子身上,男子一手拿著香菸。 這張攝於1955年的照片,顯示一對男女在北投溫泉旅館舖有榻榻米的房間裡用餐,餐桌上擺放許多日式餐具和餐點;當地北投溪的北投石和青磺,具有微量放射性鹼土金屬鐳,被認為是具神奇療效的「鐳溫泉」,全球僅發現於北投及日本秋田縣玉川溫泉,因此廣受日本人喜愛,日治時期北投溫泉旅館成為高官、富商等上流社會人士消費場所,一般平民或經濟能力較差的人多利用北投溪的河階地形,在溪邊搭建簡陋的竹籬笆或圍欄享受免費露天溫泉。 北投溫泉開發始於1894年,德籍商人理查奧利(Richard Nikolaus Ohly)在北投發現溫泉而開設第一間溫泉俱樂部;1896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北投開設第一家民營溫泉旅館「天狗庵」,成為北投溫泉業發展濫觴;1910年,日本官方才將原來在北投溪畔搭建的簡易溫泉浴池改為「湯瀧」公共浴場,讓一般平民也可以泡湯享受這大自然的賜予,現稱為「瀧乃湯」的公共浴場為目前碩果僅存的第一代浴場。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來台視察,曾慕名特別到北投涉溪勘查,後來官方並設立「皇太子殿下御渡涉記念碑」,目前該碑仍位於瀧乃湯庭院內。二戰後初期,北投溫泉仍保有日治時期溫柔鄉面貌,但在1970至1980年代發展逐漸沒落,直到1996年才重建溫泉浴場,隨著經濟發展與國人重視休閒生活,許多新興溫泉旅館應運而生。 黃子明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鄧南光
  • 日期
    年代: 195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