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嬉戲〉

三位孩童在水邊戲水的場景。 三名兒童在溪邊戲水,這是台灣早期兒童嬉戲的普遍場域,但通常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由於缺乏兒童遊具設施及空間,早年許多孩子只能在自然原野間玩耍。 由於深處亞熱帶地區,日治時期因應台灣地緣上「風土馴化」的考慮,日本政府學校教育重視體育活動,包括體操、各種球類運動、陸上競技(田徑)、游泳、登山和遠足等,會依年齡在各級學校推動學習,高等女學校還會實施「臨海教育」,透過集體生活實施戶外教育,讓學生在師長帶領下,短暫居住海濱附近共學、共食、共寢,按表操課,練習可適應不同水域環境的日本泳法。 國民政府來台後仍然在各級學校推行體育教育,但因許多學校缺乏游泳池,公共游泳池設施也不普遍,學生游泳機會少,加上戒嚴時期海岸水域管制嚴格,許多人少有親水機會,因此造成國人會游泳比率偏低,近年因家長重視孩童適水能力,加上泳池設施較為普及,讓此一旱鴨現象逐漸獲得改善。 黃子明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鄧南光
  • 日期
    年代: 待查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