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樟腦煉製過程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臺山惟樟木最大,即古稱豫章材.村人業樟腦者起山寮,作土灶.偵樟樹堅光微臭者,削令成片,先浸漬一宿,拾寘釜中;上覆以粗碙,其下以水火逼之,類人炊黍者.氣騰騰上蒸,令透一晝夜,取碙出視,四周凝結如霜,是為樟腦.初臺地取產樟腦,皆私販於夷人,價值最昂,每百斤值十金、十數金不等;後有綱市利者,開設匠館以抽其稅,因遂歸官云(「一肚皮集」).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薛紹元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62

    出版日期
    189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