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稗海紀遊中記述磺山之樣貌 重修臺灣府志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扶杖躡巉石渡,更進二、三里,林木忽斷,始見前山。又陟一小巔,覺履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導人指曰:「是硫穴也」。 風至,硫氣甚惡.更進半里,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余攬衣即穴傍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蓋周廣百畝間,實一大沸鑊;余身乃行鑊蓋上,所賴以不陷者,熱氣鼓之耳.右傍巨石間一穴獨大,思巨石無陷理,乃即石上俯瞰之.穴中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左傍一溪,聲如倒峽,即沸泉所出源也.還就深林小憩,循舊路還,衣染硫氣,累日不散。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范咸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712

    發表日期
    196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