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熬烟所的製作過程 臺灣遊記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通問後,引率會員到製洋烟所。初閱原料,紅塗、烏塗數十箱。再進貯烟膏所,列百餘桶。苦力工每日向各桶以篙攪之,恐其發霉也。出門,觀熬烟所,止見烟氣上騰,水聲鼎沸,不知火由地下鐵管引入鼎內也。蓋鼎雙層,中空,兩邊夾以兩鐵管,火由鼎中而入也。水亦由管入鼎,可放可止,甚為靈巧。又用機器將烟塗煮勻,取入器中,用鐵器絞之,如榨油然,烟漿自四出,以鐵管引入各鼎。輾轉數鼎,而後熬膏。每一鼎日可熬八百左右兩。計製烟職工百餘人,可供全島人之吸,不亦簡而該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諸家:池志徵、吳德功、施景琛、張遵旭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6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