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聞善治國者,如理一身,必使氣血流通,官骸運動,乃可以無病。苟一支一節,氣滯血凝,則病作矣。然投劑者,又必審其秉體之強弱與受病之淺深,量酌而用之。故有同病而異藥者,其奏效一也。又聞為政在乎得民,而得民者必與民同其好惡。閣下由泉州而之臺灣,臺灣民半泉州人也。泉州人之為病與其好惡,既習知之矣,若臺灣人之為病與其好惡,容或有同而異者。是豈可以無辨乎哉!今夫逞強而健鬥、輕死而重財者,泉州之俗也;好訟無情、好勝無理、樗蒲女妓、頑童檳榔、鴉片日寢食而死生之,泉州之所以為俗也;臺灣人固兼有之。然而臺灣之地,一府、五廳、四縣,南北二千里,有泉州人焉,有漳州人焉,有嘉應州人焉,有潮州人焉,有番眾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