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興化衛官呂德出海守鎮,得病甚危篤,求禱於神。夢寐間見一神女儼然降臨,命侍鬼持丸藥,輝瑩若晶珀,示之曰:『服此當去二豎』。正接而吞之,遽寤,香氣猶藹藹未散。口渴甚,取湯飲,嘔出二塊物,頓覺神氣爽豁,宿疴皆除,遂平復如除,遂平復如初。是夕夢神云:『疇昔之夜,持藥而救爾者,乃慈悲觀音菩薩示現也,當敬奉大士』。呂德感神靈赫奕,遂捐金創建觀音堂於湄嶼。。
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興化衛官呂德出海守鎮,得病甚危篤,求禱於神。夢寐間見一神女儼然降臨,命侍鬼持丸藥,輝瑩若晶珀,示之曰:『服此當去二豎』。正接而吞之,遽寤,香氣猶藹藹未散。口渴甚,取湯飲,嘔出二塊物,頓覺神氣爽豁,宿疴皆除,遂平復如除,遂平復如初。是夕夢神云:『疇昔之夜,持藥而救爾者,乃慈悲觀音菩薩示現也,當敬奉大士』。呂德感神靈赫奕,遂捐金創建觀音堂於湄嶼。。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