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烏魚子性能敗血,有血症者忌食 臺陽見聞錄卷下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烏魚,即鯔魚,形似鱮,於冬至前後先出彰化之鹿仔港,次及安平鎮,南至鳳山之琅嶠,放子石罅中,仍轉而北。冬至前所捕曰「正頭烏」,肥而美;後之所捕曰「倒頭烏」,瘦而味劣。漁人伺其時,先向鳳山縣請旗。旗以白布為之,書「烏魚旗」字,並船戶姓名,鈐蓋縣印,插於船首,出海採捕,土人謂之「討烏」。大者五、六斤,小者一、二斤,味甚甘美;腹有魚子,膩滑,性能敗血,有血症者忌食之。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唐贊袞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891

    發表日期
    1958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