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藍、三角網與巴拉告
拉藍的Palakaw(巴拉告)設置在庭園裡,主要用來向參訪者解說Palakaw,每一組的規模都不大,長寬大約相當於一張榻榻米,但精心布置,最特別的是覆蓋層不採用竹子或山棕等常見的材料,而是將布袋蓮或大萍等水生植物覆蓋於Palakaw之上,再用塑膠水管框住,限制其漂浮範圍,如圖中右側所見。拉藍的Palakaw比不上傳統的規模,但十分精緻美觀,利於解說,雖然是馬太鞍地區最小的Palakaw,卻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如同臺灣其他許多原住民族文化資產,Palakaw傳承數百年,在現代社會的催化下漸漸轉向,除了生產功能,也扮演了推動部落文化創意產業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