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巴拉告_漁法:第二層-「不像魚的魚」

第二層「不像魚的魚」

Palakaw(巴拉告)的基本架構為「水平多層架構」,創造三層不同的微棲地提供不同的水中動物棲息,由下而上分別為「圓筒層」、「樹枝層」與「覆蓋層」。

樹枝層提供藻類滋生的環境,進而吸引藻食性或雜食性魚類前往覓食,根據研究,Palakaw樹枝層常見的魚類有日本禿頭鯊、大吻鰕虎、高體鰟鮍、羅漢魚、菊池氏細鯽等。豐富的藻類不但啟動食物鏈,多孔隙的環境也吸引仔魚、蝦蟹及水棲昆蟲進駐,因此肉食性或雜食性魚隻也常徘徊於樹枝層四周伺機覓食。樹枝層的漁獲體型嬌小,是食物鏈裡更上一層消費者的食物。如果在此捕獲的魚蝦全數上了人類的餐桌,有的魚兒恐怕就要挨餓了。原住民族普遍具有分享精神,馬太鞍人不僅人與人之間講求分享,甚至也和魚兒分享食物。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行人股份有限公司
  • 創作者
    王威智
  • 時間資訊
    入庫日期
    2019/11/12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