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深耕在地,2003年創辦校刊『學海』,透過出版社區刊物,讓學員與在地社區緊密結合,塑造社區文化與在地特色。社區刊物早期以地方人文采風、大街小巷的故事及公共衛生耕讀園為主題,凝聚社區民眾情感、激發思古幽情、鼓動社區生命力;近年來則以『大肚山海情』為主軸,邀請長期投入大肚山生態研究和關懷的專家學者提供相關文章和報導,讓社區居民了解大肚山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瑞井聚落位於大肚台地南端,是全台灣最乾旱的聚落。早期名為井仔頭,因聚落位於井的上方而名之。但井仔與井卻有不同的涵義:龍井的井是地下水層接近地表的湧泉,而井仔主要是收集溪流的滲流水而修築的水井,早期瑞井聚落的居民依賴三口井仔排隊取水的回憶,令地方耆老懷念不已。此外,水堀也是四個山頂聚落重要的民生水源。透過刺竹竹圍、聚落中的溝中路及菅草都能讓我們認識以在地智慧形成的珍貴的文化蘊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