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為金馬號。民國48年(1959)由臺灣省公路局所推出,進行客運業務。臺東縣關山鎮過去做為鐵路運輸重要的中轉站外,亦是公路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大正5年(1916),開始建設花蓮港臺東道,其中臺東街至鹿野、里壠(關山)到新武的里壠線於昭和8年(1933)開通。跟鐵路以貨運為大宗相反,公路因能深入各鄉鎮,故以客運為主。在客運的全盛時期,全臺灣的角落都能看見南征北討的公路局「金馬號」身影與美麗端莊的車掌小姐。此資料出自《關山手帖》。
此圖為金馬號。民國48年(1959)由臺灣省公路局所推出,進行客運業務。臺東縣關山鎮過去做為鐵路運輸重要的中轉站外,亦是公路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大正5年(1916),開始建設花蓮港臺東道,其中臺東街至鹿野、里壠(關山)到新武的里壠線於昭和8年(1933)開通。跟鐵路以貨運為大宗相反,公路因能深入各鄉鎮,故以客運為主。在客運的全盛時期,全臺灣的角落都能看見南征北討的公路局「金馬號」身影與美麗端莊的車掌小姐。此資料出自《關山手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