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36年大原公學校完成的豬舍與堆肥舍

日治時期四年制的公學校分兩類,第一類重視普通課程,第二類重視實用課程。大原公學校為第二類,學校設有實習農園,學生除每週有五節的「實科」課程外,尚需實際從事實習園的作業。在實習園地裡,種有香蕉、甘蔗、柑橘、鳳梨、番茄等作物。其教學以實用的農業技藝為主,為配合實業課程,校園內亦設有堆肥舍、豬舍、菜園等,供學生實習。大原公學校的實習園由老師真山卯一(光復後改名拓弘山)負責。圖為昭和11年(1936)大原公學校完成的豬舍、堆肥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ISBN 978-986-03-8659-2:瑞和村史(2013,林建夫等撰文;黃學堂主編,臺東縣政府,臺東縣鹿野鄉瑞和社區發展協會),頁120-123。
  • 撰寫者
    高翊寧
  • 貢獻者
  • 創作者
    佚名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