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法律事務文卷宗封面(760-法律事物文卷 封面)

本件為法律事務文卷宗封面,以簽字筆書寫卷宗名稱,並註記39年度至43年3月底,卷宗匯存蕭壠糖廠該段期間法律事務的相關文件,以黑色事務帶束繫。

蕭壠糖廠舊稱蕭壠製糖所,是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臺灣所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創建於明治38年(1905),廠區約13公頃;隔年年底開始安裝機具並經過年餘的試轉操作,及至明治42年試俥成功並即正式開工製糖,每日可壓榨1,500公噸的甘蔗。供應製糖的甘蔗,初始階段是採收自今日佳里和周邊地區的蔗田,之後隨著業績的擴展和植蔗面積的增加,蔗田則可逐漸及於現今學甲、七股和北門境內的大片地方,初時係以牛車運載收割後的甘蔗至糖廠去提煉製糖,後來則改以俗稱為「五分仔車」的鐵路小火車以運載甘蔗。

光復後,改為台灣糖業公司第三區分公司蕭壠糖廠,而廠區在完成製糖工場整修後,及時於民國34年年底恢復製糖作業。民國39年改總廠制,屬總爺總廠。民國57年與總爺總廠合併,改稱麻佳總廠,蕭壠糖廠僅保留生產部門,並改稱麻佳總廠佳里工場。民國56年改行大廠制,仍為麻佳總廠。民國63年麻佳總廠撤銷,復廠更名為佳里糖廠,轄屬新營總廠。1985年時改由總公司直轄。1994年合併善化糖廠麻豆工場。民國87年製糖工場停閉,併入善化糖廠。民國103年由台灣糖業公司臺南區處接管,廠區部份現由縣府租用,作為蕭壠文化園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曾國棟
  • 創作者
    台灣糖業公司蕭壠糖廠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54
  • 媒體類型
    文件
  • 尺寸
    長27公分,寬21公分
  • 材質
    紙質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