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正五年手抄《四言雜字讀本》

日治大正5年(1916),黃盛青手抄《四言雜字讀本》,乃漢文識參贊書房字教材之一,內容係以客語書寫的常用詞彙。在臺灣傳統文學中,《四言雜字》可說是客家早期私塾或家庭教育所用最基本而常見的啓蒙教學課本之一。全文以韻語、屬對的方式,開啟心智,激發兒童對漢字的認知。 兒童啓蒙教學課本係讀書認字之用,在日治時期,由民間書房塾師傳授,與在地史料無關。但從這些手抄本看來,即使在外族統治下,漢文化始終在民間流傳著。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ISBN 978-986-05-3226-5:臺東民間手稿圖錄(2017,黃學堂,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臺東縣政府),頁173。
  • 撰寫者
    林子賢
  • 貢獻者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 創作者
    黃盛青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16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出版者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