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日治時期公學校學生的兒歌抄本,當時臺灣公學校將「唱歌」列為正式的課程,這也是臺灣兒童接觸西方的音樂之始。當時的歌曲皆是以日語歌唱,以日本及世界各地的兒歌為主。圖上兩首兒歌「朋友歌」、「桃太郎歌」為日本兒歌,日本其他兒歌計有「鸠(鴿子)」、「兔與龜」、「夕燒」、「春來」、「雨」、「紅蜻蜓」、「稻草人」、「紅葉」、「牛若丸」「鄰組」、「蝸牛」、「汽車」等。昭和11(1937)年後,日本政府提倡「皇民化運動」百姓日常生活須使用日語,「唱歌」課也僅能唱「兒童軍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