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廣澳天后宮是最早進駐後山的媽祖廟,建於清同治時期。成廣澳為東部海岸最大的天然港澳,福建籍劉進來由鹿港派到東部後山,臨行請鹿港天后宮的「媽祖」隨行護身,沿八通關古道由埔里到玉里,出安通再越過海岸山脈。民國38年(1949),成廣澳發生大火,延燒到天后宮,將茅草屋燒掉,信徒發願重修天后宮,翌年修建成朱瓦燕尾的水泥廟宇,屋頂斗拱的樑柱也為水泥取代。樑上圖案因請不到西部師傅,因此雇用成功鎮基翬一帶八名平埔族原住民彩繪施工,創下原住民參與廟宇建築的創舉。
成廣澳天后宮是最早進駐後山的媽祖廟,建於清同治時期。成廣澳為東部海岸最大的天然港澳,福建籍劉進來由鹿港派到東部後山,臨行請鹿港天后宮的「媽祖」隨行護身,沿八通關古道由埔里到玉里,出安通再越過海岸山脈。民國38年(1949),成廣澳發生大火,延燒到天后宮,將茅草屋燒掉,信徒發願重修天后宮,翌年修建成朱瓦燕尾的水泥廟宇,屋頂斗拱的樑柱也為水泥取代。樑上圖案因請不到西部師傅,因此雇用成功鎮基翬一帶八名平埔族原住民彩繪施工,創下原住民參與廟宇建築的創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