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山路3巷

開山路3巷內,昔日曾有個清幽的名字,喚為清水寺街,顧名思義是因這裡有一座清水寺。清水寺街在清朝年間,則一度被稱為「水流觀音街」,為尋常的街名增添了故事性與想像力。

水流觀音街由來,是因為昔日清水寺前方本有一條坊溪支流流經,某日,因故飄來一尊觀音,路人拾獲供奉於清水寺前,遂得此名。清末以降,水流不復存,河流成了道路,不論是清水寺街或水流觀音街,彷彿只是昨夜幻影,美好卻未必雋永。
  
走進開山路3巷,坐落於中西區公所後側、昔日為臺南歷史館所在位置,現址已是一間推廣在地文化與歷史記憶的特色書店「聚珍臺灣」。店內保留臺南歷史館的紅磚牆面,毫不突兀,巧妙融合成為店內風景一部分。

再往下走,緊鄰清水寺、傳承4代的百年老店「包仔祿」,則是在地人熟悉的百年美味,非但不隨時代浪潮被遺忘,反而因為堅守好品質,成為老饕口中的臺南美食之一,歷久不衰。祿記打從清光緒1886年營業至今不間斷,祿記包裝盒外至今仍寫著斗大「清水寺」。

巷弄內的原清水寺街連棟街屋為歷史建築,路面於2013年進行景觀改造工程,將部分舊水道打開,並改造人行舖面以重現枋溪意象。2017年,因路面工程而打開下水道,依稀可見枋溪的舊河道曲徑,文史界為此呼籲,希望打開河道,讓坊溪重見天日。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開山路3巷
  • 別名
    舊稱清水寺街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2.992016
  • 所在地-經度
    120.206479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曹婷婷,《臺南巷弄文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
  • 撰寫者
    曹婷婷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2.99201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20647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臺南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中西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開山路3巷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