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鹽寮和南寺

民國56年(1967),傳慶法師乘著竹筏,渡過花蓮溪來到東海岸,看見湛藍的大海及滿山的野百合迎風搖曳,正是修行的絕佳之處,他胼手胝足的建茅屋,供奉觀音,弘揚佛法,救濟貧困,默默在此耕耘。民國71年(1982),傳慶法師和景觀雕塑家楊英風共同設計,並由傳慶法師帶領信眾,一沙一石辛苦堆砌的「造福觀音」聖像完成,並在當年的10月3日舉行開光大典。此尊倚山面海的觀音大佛,係模仿敦煌藝術造型,是全國最大的觀音聖像。漢人在花蓮的發展,不若西部有著數百年的步幅,留至今日之寺廟,更鮮少有百年者,或許花蓮的寺廟不若西部眾多寺廟古老,卻指出了花蓮人文空間發展的若干特徵,而這些特徵也是花蓮未來人文發展的重點。本文廟宇根據,係以花蓮縣政府民政局禮俗文物課「花蓮縣寺廟一覽表」中,有登記的廟宇為主。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子煜
  • 創作者
    姚誠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9/06/3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