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廟於民國49年(1960),由宜蘭南方澳南天宮刈香迎金身來豐濱,置於周石頭家,供鄉民參拜。民國70年(1981)動工蓋廟,民國71年(1982)安座落成,民國75年(1986)增建兩廂房。豐濱村之漢人多為福佬人,約百戶左右,以來自宜蘭、雲林及彰化者為多。移民來此之初,一半收成仰賴捕魚維生,另一半以稻米、花生、玉米為農作,近來捕魚風氣不再盛行,加上青壯年人口外移,媽祖也從海神變遷為農業的傾向。管理型態:管理委員會,附設組織:子弟班、大鼓陣。作戲方式:布袋戲或電影。本文係以花蓮縣境內有登記立案之寺廟為主,挑選其中九十間為對象。在撰寫體例上,廟宇部分採名稱、地址、主神、配神、沿革與特色,平面神像配置圖及基本資料諸項分例,在佛寺部分,為彰顯正統佛教信仰與一般民間信仰的區隔,則以另類方式呈現。而在寺廟分布空間的排列順序上,則係以「由北而南」的鄉鎮行政區編排,以利讀者查閱。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