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慈雲宮

慈雲宮的觀世音菩薩神像在日治時代,即已供奉在陳姓人家屋內,彼時永豐村村民陳明招先生的父親生病,向觀世音祈問病情,並由乩童出示藥方,循藥方探得草藥,病情果然好轉,乃為觀世音神像設壇,名為慈雲壇。民國69年(1980)陳明招先生遷離永豐村,村民要求將神像留下,另設廟龕供奉。民國77年(1988)10月29日,新雕觀世音菩薩金身,民國83年(1994)3月,至北港朝天宮分靈媽祖神像,接受供奉膜拜,民國84年(1995),於廟前另建戲臺。本文係以花蓮縣境內有登記立案之寺廟為主,挑選其中九十間為對象。在撰寫體例上,廟宇部分採名稱、地址、主神、配神、沿革與特色,平面神像配置圖及基本資料諸項分例,在佛寺部分,為彰顯正統佛教信仰與一般民間信仰的區隔,則以另類方式呈現。而在寺廟分布空間的排列順序上,則係以「由北而南」的鄉鎮行政區編排,以利讀者查閱。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子煜
  • 創作者
    姚誠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9/06/3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