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富山寺

民國58年(1969),篤信佛教的彭慈蘭女士向各地化緣,於現址搭蓋佛寺,即為富山寺。並發願蓋圖書館,讓富里一帶學子有讀書的地方,民國64年(1975)彭女士因病過世,乃由臺北前來的心玲法師接任。心玲法師接續前人蓋圖書館供地方學子讀書的心願,並在寺前填土,擴大寺前廣場空間,此外,還鋪設防土牆,以避免廟前廣場倒塌。圖書室開放期間,陸續有學子前來閱讀,民國77年(1988)鄉公所圖書館設立,前來閱讀的學子才日漸減少。心玲法師和廟方尼眾很少參與寺外法會等活動,大都專心修持,因此前來此廟禮佛的信眾並不多,信徒也大都是富山寺附近的民眾。漢人在花蓮的發展,不若西部有著數百年的步幅,留至今日之寺廟,更鮮少有百年者,或許花蓮的寺廟不若西部眾多寺廟古老,卻指出了花蓮人文空間發展的若干特徵,而這些特徵也是花蓮未來人文發展的重點。本文廟宇根據,係以花蓮縣政府民政局禮俗文物課「花蓮縣寺廟一覽表」中,有登記的廟宇為主。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子煜
  • 創作者
    姚誠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9/06/3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