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臨水玉寶宮

臺中后里人王老先生(今富里鄉富南村王進糧先生之父),於日治時期,自湄洲迎請陳乃夫人令旗於家中供奉,並設壇起乩濟世,民國76年(1987)另覓住屋後面的空地,籌資建廟,並由雲林麥寮拱範宮分靈陳乃夫人神像入廟供奉,即為玉寶宮。陪祀的五穀先帝據說是日治時期,日本人毀廟時,丟棄至海邊的神像,後來有人至海邊撿柴時發現,富里村、明里村一代的信徒得到消息後前去觀看,結果有人當場起乩,神明指示,要前往當時仍是神壇的王進糧家中接受供奉,這是五穀先帝成為玉寶宮附神的源由。而廟中副神之一的普庵祖師,在花蓮地區甚為少見。漢人在花蓮的發展,不若西部有著數百年的步幅,留至今日之寺廟,更鮮少有百年者,或許花蓮的寺廟不若西部眾多寺廟古老,卻指出了花蓮人文空間發展的若干特徵,而這些特徵也是花蓮未來人文發展的重點。本文廟宇根據,係以花蓮縣政府民政局禮俗文物課「花蓮縣寺廟一覽表」中,有登記的廟宇為主。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子煜
  • 創作者
    姚誠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9/06/3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