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1960年代,花蓮縣秀林鄉-仙霞隧道內通往長春祠。從仙霞隧道山壁鑿空處向外看去,在欣賞太魯閣峽谷壯闊風景的同時,亦能凝神細聽立霧溪的潺潺水聲。仙霞隧道介於舊長春橋及長春祠的段落是供遊客們行走使用,旅客得在過舊長春橋後的空地上停車,再徒步行走回仙霞隧道內,最後才能抵達長春祠。長春祠興建於1958年,祠內祭祀著在中橫公路工程期間中殉難的工作人員,為了紀念他們便選在立霧溪旁,可遙望中橫公路的地點,最終便選在現址。長春祠興建後曾因多次的落石、坍方而損壞,在1987年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坍方,在兩年多後整修完成,不過整體的建築已經與最初的長春祠有所差異,最大的差異便在於祠的主體與涼亭位置互換。(Barry L. Schuttler/攝)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