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阿拉巴灣部落(Alapawan)

根據原民會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記載,阿拉巴灣部落計有517戶,1430人,其中原住民人口915人,佔總人口數64%,並以阿美族之62%居冠,使用語言為海岸阿美語;阿拉巴灣部落具有百年以上歷史,分為本部落、牧場部落、新部落與麻竹嶺部落四部分:本部落為泰源盆地上最大的阿美族聚落,居民早期主要來自富里與瑞穗等地,包含Fasay與Raranges等氏族;牧場部落始於日治時期,1929年(昭和4年)日人為促進地方產業經濟發展,成立「嘎嘮吧灣牛畜販利組合」,藉以輔導原住民飼養水牛,阿美族稱此地為「Pakulungan」,即牧場之意;新部落為本部落所延伸而來,位於本部落南方1公里的山坡地,阿美族語為「tonong」,意指高山上的一點點平地之處,日治晚期因本部落人口漸增,加上漢人進入泰源地區,致使部分族人向南遷徙至此並成立新聚落;麻竹嶺部落位於東23線5.5公里處,因1944年(昭和19年)林萬當來此墾植時廣植麻竹而得名,阿美族稱此地為「sa ilifan」意為道路急轉彎。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蘇祥慶
  • 創作者
    吳光婷,陳羿如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