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來九份的礦工大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單身漢,採礦又是很危險的工作,有時因礦坑災變死亡或生病亡故,沒有親戚或後代幫他處理善後,只得靠鄰居或結拜的兄弟幫忙埋葬,撿骨之後,集中供俸於「有應公廟」內,即是所謂孤魂野鬼好兄弟之廟宇,因為廟裡供俸著各種姓氏人等,故亦稱「百姓公廟」,或稱「萬善祠」。九份每一社區幾乎都有座「有應公廟」,可見九份先民大都是從外地移民而來,其中福住社區的「有應公廟」對聯寫著:「前是名利客,今為夢中人」,一語道出其中淘金客之寫照。所謂「有應公」即有求必應之意,在「大家樂」盛行的年代,聽說「有應公」會報明牌,所以九份的「有應公廟」多整修的很漂亮,大概是有人中獎還願捐錢整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