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留青史03

       照片為茶留青史02,是茶留青史9張海報之一。

       為協助辦理2016中臺灣農業博覧會及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將臺灣茶業發展史依照時間軸,從1645年至2016年跟茶業相關重要歷史點,進行整理與回顧,以茶留青史為標題,共9張海報,提供給喜茶人士參考。

       茶留青史03是從1930年(民國19年)全臺各地皆能製造包種茶,輸出量逐年增加且凌駕烏龍茶之上。臺灣總督府於林口設立茶業傳習所,修業一年,訓練製茶人才。自創立至1943年(民國32年)共招生14期,畢業400餘人,分佈臺灣各茶區對臺灣製茶工業之發展助益良多。1936年(民國25年)設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從事阿薩姆紅茶之栽培與育種推廣的工作。1939年(民國28年)王泰友及王德兩位先生開始以安溪鐵觀音茶之布巾製茶法在南投名間傳授布球茶之製造技術,之後到各地授課,1970年代逐漸擴及其他茶區,至今半球型與球型包種茶成為臺灣主流茶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儒宏
  • 創作者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6
  • 媒體類型
    海報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