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鄉村服務隊,組織小、功能大

60年代,馬祖各項建設剛剛起步,百廢待舉,政府部門為了落實施政工作,瞭解民眾需求,特別設立鄉村服務隊,以實際行動解決問題,加速地方發展,成為戰地政務期間施政績效的指標。 鄉村服務隊為臨時編組,由縣政府民政科主導,成員不到十個,他們深入全縣各鄉村,服務項目包括文康、醫療、訪問三組,能夠切合地方特性與需要,很受民眾歡迎。 文康方面,那時候缺乏娛樂場所,軍民生活枯燥,如何增加文藝場地與活動,結合軍民力量,創造文康效果,為各方所期待。 醫療方面,鄉村醫療非常缺乏,軍方也不足,必須整合軍政有限醫療資源,並且爭取台灣支援,乃服務隊重點工作。 訪問方面,在資訊缺乏的年代,鄉村需要往往無法下情上達,透過訪問,官員與民眾面對面溝通,可收事半功倍效果。 當時環境特殊,服務隊切合實際,算得上小兵立大功。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時間起
    197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