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關山警備道溪頭地區危險的網橋

此圖從關山警備道溪頭地區的防風洞斷崖至此地約有5至6町(約600公尺),設置橫跨溪流的鐵索。
當時開鑿此地時,分成各個小組在本警備道上進行工事,由於時常工程時程緊急,本圖中的繩索為聯絡各工事場的臨時便橋,對於1930年代到此遊覽的《東臺灣展望》作者毛利之俊來說,要如何建立這樣的臨時便橋,都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關山越嶺道,前身為總督府為「管理」各「蕃社」所修築的理蕃道路,而後該地區狀況較為穩定後再修築成自動車道與徒步道。因此又稱為關山越警備道、關山越嶺警備道。全線西起於今高雄市六龜區,橫跨中央山脈,東抵臺東縣關山鎮,全長約171.06公里。戰後,臺灣省政府以其作為原路廊,另闢建南橫公路。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