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武的自然游泳池

從大武村落的高臺下來後,有一塊殘留著五、六十間(約為100到120公尺)的沙洲,海水源源不絕的往沙洲內注入,形成天然的泳池。沙洲的正前方就是太平洋。沙洲,是河流、湖泊或沿海因波浪、水流、海流等堆積作用所形成的細長筆直的堤狀砂礫沉積地形,通常在淺水處形成。形成沙洲的散沙缺乏膠結性,因此受風、浪、海流之影響,沙洲的規模會有增長、縮小,甚至消失,位置也時時在變。以大正13年(1924年)日治時期陸地測量部1:50000的地形圖來與現在的衛星圖比對可以發現,大武溪出海口與沙洲的位置已經大幅的改變了。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虹霈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