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東大南社有趣的傳令鈴

傳令鈴為魯凱族人用來傳達訊息的警鈴,由鐵製金屬筒與內部吊掛的金屬錘組成,筒邊有一縫隙,方便產生共鳴傳聲,警鈴繫掛於一面木雕頭像插柄,六個並排掛在一起。因大南社傳統領域與鄰近的卑南族或多或少重疊,而受他們影響,為魯凱族中唯一會使用這種警鈴的部落,魯凱族稱之為tauliu。警鈴的功能是作為召集的信號,此一警鈴,與男子年齡組織與會所制度相關,平日將警鈴掛在會所入口旁的木架上,如遇事故,年齡階級中層級較低的年輕男子將警鈴插在腰間,快速奔跑發出響聲以通報族人。據說這樣的警鈴聲最多可傳10丁(約1公里)甚至15丁(約1.6公里)遠。另外,1930年代東臺灣展望作者毛利之俊至此地遊覽時,看見圖中右方稍為露骨的女性人像,遂向部落長者詢問,得到「過去這種東西我們沒做過」與無數的白眼、笑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