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Toabaru教育所

臺灣總督府依照當時的社會情況,分別設有小學校、公學校、蕃人公學校與蕃童教育所,適用不同的法令,依照不同的族群,日本人、漢人、「蕃人」,設置「對應」的初等教育機構,其中「蕃人」的教育機構還區分成「蕃童公學校」與「蕃童教育所」兩種。「蕃童公學校」由文教系統管理,而「蕃人教育所」則是由理蕃系統管理。後「蕃童公學校」合併進一般初等教育系統,而「蕃童教育所」繼續做為日治時期,針對原住民主要的初等教育機構。蕃童教育所最初是在明治37年(1904年)設立,而具體的教育方針與普設則是在明治41年(1908年)總督府公布《蕃童教育標準》、《蕃童教育綱要》、《蕃童教育費額標準》等三項法令以後。Toabaru(督亞巴留)社,是一個被集團移住的部落,從原本駐在所所在地勢較高的舊社遷往靠近大竹高溪溪畔的平地,在高處設有神社、駐在所。從大正13年(1924年)出版的陸地測量部1:50000日治地形圖中可以看到督亞巴留社有新舊兩個地點標記。為今日臺東縣土坂村附近。圖為督亞巴留教育所前合影。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虹霈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