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Toabaru(督亞巴留)社全景

日治時期,穿越Tabakasu(達巴卡斯)社,翻過山坡,再渡過大竹高溪上游,下了坡道就是Toabaru(督亞巴留)社,這是一個相當具規模的部落。在高處舊部落地區設有神社、駐在所,而圖中前方的河川就是大竹高溪,一旁的聚落則是被集團移住後的樣貌。該照片由Toabaru(督亞巴留)駐在所所在的位置向大竹高溪上游拍攝,即是今日臺東縣土坂派出所附近。日治臺灣初期理蕃政策著眼於樟腦與山林資源的開發,採取懷柔綏撫以籠絡原住民,延續清代「撫墾」模式。佐久間左馬太擔任總督任內,將原住民遷移至隘勇線內居住,並大規模討伐「蕃社」。高壓統治,導致各地反抗頻傳。因此,霧社事件後臺灣總督府檢討「理蕃政策」的缺失,積極改變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及部落形式利於管理與統治。 昭和6年(1931年)頒布「新理蕃政策大綱」,集團移住成為理蕃政策重心。總督府的理蕃政策中「撫育措施」與「集團移住」息息相關。圖為鄰近大竹高溪的Toabaru(督亞巴留)新社。為今日臺東縣土坂村一帶。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虹霈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