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東水道淨水井

水道淨水井,又可稱之為水道淨水池。其所肩負的功用包含了儲存和供給潔淨用水的調節功能。日治時期為改善臺灣衛生環境,除了重新規畫市街,也聘請英國巴爾頓技師來設計上下水道,為近代臺灣都市區域的發展奠定了相當重要的基礎以外,同時上水道系統更是大大地改善臺灣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為人口集中而擴大感染的水傳染病,例如傷寒、副傷寒、赤痢、小兒赤痢等疾病,為殖民時期所帶來的現代性。臺東水道淨水井位於鯉魚山神社後方的高臺,該水源來自臺東西邊大南社呂家溪,從抽水經過呂家淨水池,再藉由管線將水運送至位於臺東市街鯉魚山山腹的分水井,約敷設總長12455間(約22.6公里)的水管,花費4萬300圓。另外於鯉魚山的水道設施備有沉澱池、過濾池、過濾井、分水井等,能夠供給當時臺東市街地一萬餘人的民生用水。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