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姑子崙駐在所

據1930年代出版的《東臺灣展望》所述,從阿塱衛返回大武支廳,進入可以看到浸水營越嶺道的山頭,登上兩個斜坡,走約十公里路,姑子崙駐在所就位於山坡上。浸水營越嶺道就是浸水營古道,原為東臺灣原住民橫越中央山脈南段,前往枋寮地區進行貿易所走的一條道路。清帝國統治後期,清政府決議開鑿橫越中央山脈南段之南路,以利開山撫番政策實行。整個路段從射寮、紅泥嘴、力力、南崑崙、春望巖、大烏萬溪口、大貓裡到卑南。日治時期,明治29年(1896年),日本人將力力至南崑崙一段修築成名為「浸水營道路」的軍用道路。姑子崙(Guvalen)是一種醃肉的名稱,傳說昔日有矮黑人在此製作醃肉,因此以該種醃肉命名此地。日本大正3年(1914年)10月,一批原住民假裝追隨收拾浸水營原住民逞凶現場,在那裡殺害了兩位率領的警官,後急速返回,殺害留守在姑子崙駐在所的加藤巡查及4名家屬。圖為姑子崙駐在所正門與警官合影。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虹霈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