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港支廳

明治34年(1901年)年創設的成廣澳支廳隸屬於臺東廳之下;大正9年(1920年)臺灣地方行政區制度改正,將成廣澳支廳改稱新港支廳,並將管轄範圍擴大。隔年12月新的官公廳舍旋即竣工,舊的廳舍移交做為派出所使用,原先的麻荖漏派出所則廢止運作。1930年代記者毛利之俊來到此地遊覽時提到,登上支廳的高臺,盛夏的暑氣全消,像是在別莊一樣,街道、漁港盡收眼底。人口組成方面,支廳轄下9成人口都屬於阿美族,少數漢人與內地人(日本人,包含官吏與漁業移民)。另外新港漁港完成後,農民的農地漸受壓迫,且勞動力缺少,因此該記者也表示,將來支廳所面臨的狀況會相當繁雜多岐是可預見的。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