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都鑾的漁場

日治時期從臺東街出發經過加路蘭後,便正式進入臺東廳新港支廳的管轄範圍。都鑾漁場位於海岸山脈東側,擁有綿延8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都鑾灣的北側像是巨大的突堤向海中突出,阻隔了東北風;由南向北的黑潮則為此地帶來了大量的魚群,形成一良好漁場,以捕鰹魚(柴魚)為主。昭和3年(1928年)起,都鑾漁場獲得阿美族都鑾青年團的允許,在臺東廳水產係(即水產課)的指導下進行漁撈作業。特別的是在此從捕撈到柴魚片的製造都是由阿美族人一手包辦,產品在大阪頗受好評。另外臺東廳所經營的惣田鰹節(柴魚片)講習所自大正13年(1924年)起,每年連續開設,至昭和8年(1933年)為止畢業學生已經約有90名。此漁場作為當時「教導」阿美族人從事漁業與其加工業的起頭,可預見其發達的未來。另外圖中前方即是火燒島(今綠島)。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