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卑南溪的假橋(臨時便橋)

假橋在日文中為臨時橋梁之意。日本統治以來,被卑南溪切斷分隔兩側的臺東街與充滿米、魚場的寶庫新港街,尚未有橋梁架設。昭和7年(1932年)臺灣總督南弘至東臺灣巡視後,決定於興建永久橋梁前先設置臨時便橋。在長久以來忍受交通不便的新港住民所捐獻的寄附金,再加上臺東廳一萬圓的補助,終於這座臨時便橋於同年夏天完工。直至昭和9年(1934年)耗資38萬圓,興建永久橋梁、連結兩端的工程才正式完工,自動車(汽車)也能在上穿梭來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